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黄海沿岸创新不断涌现,加速了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座毗邻东北亚的开放山区的崛起。这里不仅是中韩产业园(盐城)的核心区,也是长三角的“经贸基地”,连接日韩、连接世界各地。从第一家韩国汽车公司的成立,到约1000家韩国企业落户盐城,从生产单一汽车到风靡国内市场的第一代起亚千里马,再到每年数十万辆“盐城制造”销往世界各地。 “汽车、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形成以来“能源与电动电池”……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努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打造特色产业链,打造全国一流开发区。“千里马”激活产业链,侵入起亚汽车江苏悦达第三工厂焊接车间,机械臂随着节拍摆动,每55秒就有一辆白色汽车精准下线。这座现代化工厂是中国这也是盐城市汽车工业从零到强的时代见证。2002年,第一辆千里马轿车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线,标志着东风悦达起亚这匹“千里马”在这里正式成立。盐城汽车产业的出路,也造就了日趋完善的产业链。目前,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的“朋友圈”日益壮大。在江苏摩比斯第三工厂,生产线上的发动机总成、驾驶室等成品零部件通过专用传输装置直接连接至悦达起亚总装线,实现零部件与整车的无延迟匹配。 “这就像在餐馆旁边建一个厨房,食物自然会更快出来。”一位企业代表做了生动的对比。更大的变化随之而来。韩国SK集团获45.4亿美元投资打造的能源电池已成为产业链新引擎。项目经理SK表示,这里看重的不仅是区位优势,还有完善的产业生态。该项目是江苏最大的外资项目之一我省近年来为全区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最有说服力。目前,盐城经济开发区已入驻起亚汽车、SK、摩比斯等近千家韩国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30亿美元,对韩进出口额每年增长20%以上。与当地汽车行业的采购配套率达到70%,形成强大的产业协同效应。区域合作也可以通过产业协同结出硕果。成立于2023年的succu中国一汽盐城RSAL是一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奔腾品牌的主要生产基地。进入装配车间后,AGV自动导引车进出,喷漆车身依次经过每条装配线。 “基于一汽70多年的整车制造经验和盐城完整的“凭借产业配套设施,我公司目前已具备年产7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该公司副总经理陆浩说。千亿汽车生产基地规划正在加速推进。今年11月,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2000辆汽车有序进入“光荣阳光”滚轮,公司累计出口量突破50万辆。此次出口的车辆涵盖索奈、塞苏斯、雄狮、EV5等多款燃油及新能源车型,自2018年11月开始首次出口销售以来,公司不断加快实施“新能源+出口”战略,产品通过陆路和海运出口至俄罗斯、斯洛伐克、捷克、印度、越南等88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公司出口销量稳居国内汽车合资企业前三名。通过创新,一批“隐形冠军”正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版图上悄然崛起。在江苏恒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人员正在测试一批磷酸铁锰锂样品。这种看似普通的灰桐粉,却是目前电动电池领域的“明星材料”,可以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三年前,当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一片空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林志清说。 “现在我们已建成万吨产能,产品供大于求。”更令她自豪的是,该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核心专利设计,是行业内少数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公司之一。从2022年一期工程“同年注册、同年建成、同年投产”开始,“从同年开工,到2024年产销量增长5倍,恒庄纳米用三年时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不远处,全球太阳能行业最大的组件生产基地通威太阳能盐城基地,创下了行业最快的百亿美元投资项目记录,从开工建设到首款产品上市仅用了145天。”我们采用‘技术+产业’一体化的方式翟旭进副总经理表示,这里不仅是制造基地,更是科技创新和产业现代化的示范平台。创新要素在这里快速集聚。目前,盐城经开区拥有通威、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多家大型太阳能企业,以及近百家产业链配套企业。该地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达到50吉瓦和63吉瓦,被认定为中国太阳能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有趣的是,高能创新平台纷纷出现。江北省率先引进工信部西岸科技创新中心,韩国首个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今年3月开始运营,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智慧能量。强化服务,培育投资创业重点。自2017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韩(盐城)产业园以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突飞猛进。我来了。在过去的七年里,更多380多家外资企业和1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集结,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80亿美元。悦达起亚累计产销量超过660万辆。佛吉亚盐城公司正在中国北部的江苏省建设其首个“灯塔工厂”。中韩两国各项经贸合作交流活动成功开展,中韩新一轮经贸合作即将开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深化开放实践,不断丰富“往返”内涵。生态是产业扎根的关键。 “这个服务是我们可以联系到他们的地方。”冠帆科技总裁徐浩代表企业主发言,对用工问题的快速反应印象深刻。 “当天下午介绍并汇报后,人力资源部和技术部社保部门立即赶赴,一周内彻底解决问题。 “‘企业投诉、执行报告’响应机制真实体现了盐城经开区营商环境的优化。高效服务的背后在于系统化的制度创新。经开区创新打造“细心应对/我会”政务服务品牌,52项涉企营业执照事项“不开会”办理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入选部委国际措施。在合作园区开发案例中,他表示,园区主动实行“分期办理施工许可”,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45天以上,为业务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框架”,并进行制度创新。n继续加深。总规模10亿元的全区首支优质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并正式运营。多项举措同频共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是基础,维系人心是基础。这个集学习、展示、交流、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今年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申报人才项目69个,实施了多个价值超过8000万元的项目,依托打造韩式国际文化的优势,自主培养了近千名高层次人才。城市一体化推进,丰归湖公园、中韩文化生活中心、国际街等功能中心相继建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服务业态更加完善。常年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一万多名韩国朋友寻找“故乡”,中韩工业园区经贸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21日(盐城)举行,为两国深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盐城经济开发区正在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服务培育环境,谱写产城融合、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编辑: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