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之旅”与“团圆饭”交织,激发线下餐饮消费新趋势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梁庆南 恰逢“双节”的八天假期,餐饮消费热度飙升,“校友餐”与“品味之旅”进入激情碰撞。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节前四天,全国主要零售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 “A279先生,请吃饭!” ——下午6点,北京和升汇分店,人群中电话响起,电子屏幕显示前面有158张桌子在等候。服务员为排队的顾客送上免费的酸梅汤,门口等桌的年轻人玩着游戏,店里提供的女士一边查看着手机预计的等待时间。这样的场景还在继续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北京主要商圈盛大开业。假期期间,在北京排队等候餐桌已成为常态。北京市商务局公布的假期数据显示,八天假期期间,市商务局监管的百货商场、超市、专卖店、餐饮、电商企业销售额达95.1亿元。全市60个主要商圈客运量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节前四天,天津市商务局监测的179家样本餐饮企业全部实现销售额3851.3万元,比上年增长28.6%。成都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成都市17家主要餐饮企业零售额合计1.2亿元,同比增长7.3%。与前一年相比。家庭出游以及与家人和朋友共进晚餐的需求正在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就餐,当地美食也越来越受欢迎。抖音平台上,亲子餐团购环比增长99%,多人餐包环比增长51%。其中,徽菜、云贵菜表现尤为强劲,销售额环比增长120%以上。美团预订数据显示,度假餐厅预订量同比增长200%左右。青蟹、大闸蟹、香甜的犀牛桂花等时令食材,在中秋节的餐桌上上演。销售新时令食材的餐厅数量比上年增加了145%。在餐饮领域,“双节”期间也出现新趋势。首先,借助移动通信的优势,异地消费活动有所增加。据来自m 美团、腾平,今年中秋节外地消费者预订餐厅的比例较去年增长了30%。成都传统陈麻婆豆腐店的一位代表表示:“中秋节,也就是国庆节,座位都满了,还有外国游客到我们家来品尝成都名菜,看看川剧的怪异表演。”其次,食品消费热潮正在向城市蔓延。根据高德街道保洁榜数据显示, 国庆期间当地餐饮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50%,隐藏在大街小巷的众多“烟花店”人流量达到顶峰。 “游客从‘探索大城市’到‘游美食小镇’,从‘短途游’到‘深度游’。不少美食小镇房源流量增加美团餐饮研究院研究员张毅表示。第三,强调“聚”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特色美食的深度融合,聚焦家庭聚餐场景,成为中秋节家庭聚会的温馨选择。高德街道保洁榜数据显示,重庆含“丹园”的餐厅数量排名第一,其次是中秋节。 经温州、益阳、南阳。从帆船运动的受欢迎程度来看,佛山、北京、无锡、哈尔滨等地的“团圆”餐厅很受欢迎。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