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成。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4日,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完成。
2025年10月14日 07: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魏小艺
根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协议,今年最后一期20年期超长期特别债券共计400亿元将于10月14日发行,这意味着纳入2025年预算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债券发行计划已顺利完成。三季度末,我国共发行当年超长期特别国债1.23万亿元。 10月10日,发行300亿元特别超长期国债50年期限已满。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四季度发行计划较今年4月公布的发行计划有所调整。原定于10月10日续期的最后一批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变更为两期续期,期限分别为50年和20年。 “这次期限调整体现了财政部在债务管理上的灵活性和前瞻性。50年期债券满足了长期投资者的配置需求,保证了长期收益。20年期债券流动性好、盈利能力强,可以让银行、基金等其他人受益。”北京国家会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学红表示,期限多元化有利于改善收益率曲线结构,强化市场价格基准,提高债券收益率。 增强政府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弹性。同时,f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财政融资得到改善,债务期限结构得到优化。本财年特别超长期国债发行保持财政支出稳定,重点支持“两大”工程和“两新”建设。根据预算方案,1.3万亿元超长期专项债券中,8000亿元用于加强支持“两大”工程建设,5000亿元用于扩大“两新”政策实施。 “近两年,我国发行的特别超长期国债主要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使用更加精准”的特点,从支持角度看,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安全等领域,充分参考选择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财政政策安排。我们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支持,既稳增长又促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李旭红说。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发行情况来看,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近日向地方推出了第四轮690亿元支持消费品贸易的专项超长期债券。今年3000亿元的中央资金已经释放。此外,今年8000亿元的“双创”建设项目清单也已出台。 发表。并出台1880亿元投资补贴支持设备更新。今年以来,特别超长期债券资金有力支持了“两大”工程和“两新”工程建设。一个其中,据国家发改委透露,2025年超长期国债资本续展专项投资补贴支持项目约8400个,总投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 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申请消费品调换及相关产品销售补贴,金额突破20亿元。下一步是继续管理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如何利用资本效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项目选择要与资金运用相结合,优先选择能够尽快产生实物工作量的领域,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内生动力增强。李学红还强调,评价“两新”政策实施成效,要重点关注投资效果、设备更新率、能效提高率、消费增长等指标,同时综合考虑就业创造、财政资源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建立动态监测和量化评估机制,可以及时了解政策传导链的运行状况。根据评价结果动态优化投资方向,加大对效益好的领域的投资,对边际效益低的项目及时调整,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确保超长期特别国债真正发挥“精准投入、见效快、长期受益”的政策效果。要从两个方面提高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政策效果。首先,资金将用于科技攻关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精准流向重点领域: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动态监控,确保“资金流向项目、项目取得实效”。二是促进政策协调,加强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支持实体经济合力。实践层面,要完善项目储备库、绩效评价和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确保“借得好、用得准、还得及时”,持续释放财政政策积极效应。李旭红说道。
(编辑:魔术师丹)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